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
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恩…我要当飞行驾驶员!”
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这时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现场的观众爆笑起来,笑声中带着嘲讽。林克莱特继续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
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没想到小孩的答案却出乎人们的预料,他说:“我要去拿燃料,我要回来!”
看完这个故事,深有感触,如果主持人不继续询问孩子跳伞之后的做法,在场的观众必定会认为这个孩子是个只顾着自己逃生的懦弱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和上面那个故事中的观众一样有这样的思维惯性,在看到事物的表象时便急于对事物做出评判。
这一思维惯性延伸到家庭教育中,便体现在我们经常给孩子“贴标签”的这种行为。
我们身边最常出现的类似的情况:在大人聊天的时候、父母教育孩子时候,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话:
我家孩子胆子特别胆小,我怕他以后受欺负...”
“我家孩子被宠坏了,特别霸道,爱打人..”
”我家孩子特别黏人,离开妈妈就不行...”
“这孩子心眼可多了,总是蔫着发坏……”
“你怎么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啊?这样以后上学成绩能好吗?
……
是不是很熟悉,胆小、霸道、自私、自卑……这样一个个的标签,随口就被贴到了孩子身上。
心理学家Howard Saul Becker说,人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跟标签一样的人,这便是标签效应。
标签也分为“正面标签”和“负面标签”,而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在无意识中给孩子贴了许多“负面标签”。
就比如很多家长老是对着孩子吼“笨蛋”、“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
因为年幼的孩子往往信任家长和老师,把大人的话当真理,所以这种情况下的负面标签的破坏力更大。
纵使孩子们一开始抗拒被贴在自己身上的负面标签,比如“愚蠢”和“胆小”,但随着父母的重复评价,孩子们也会陷入“自证预言”的心理模式。
沈阳市心理研究所曾经对沈阳市少管所的6名拘押的青少年进行心理调查,经过研究,他们发现童年受到精神虐待是引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为了让父母和社会各届人士关注这一问题,他们找到六个在沈阳看守所的少年罪犯,让他们亲述自己的故事。
在这些问题少年的记忆里,父母从来没有夸过自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语言暴力。
而对他们伤害最深,也是父母最常挂在嘴边的词就是:
“猪脑子”
“就知道吃”
“丢人”
“谁都比你强”
……
对父母来说,这不过是一时的气话,可对孩子来说,却是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心灵伤害。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对于自我的认知几乎都来源于外界,尤其是来源于父母给孩子贴的标签。
父母在描述孩子性格时所使用的标签,会成为影响孩子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当孩子被告知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时,他们不会进行判断,而是全盘吸收。」
如果你经常骂孩子笨、没用、毛手毛脚的,孩子是真的会听进心里去。
尽管他们并不完全认同,但潜意识里却已经在接受你传达给他们的信息。
听得多了,标签就变成了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定位,结果他们就真的变成了你口中所说的那个问题孩子。
家庭教育的基础,不是教化,是交流与理解。
父母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小就什么都不懂,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与做事的理由,所以我们在指正孩子错误之前,一定要先听听孩子的心声。
比如可以这样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是怎么想的可以说来听听吗,我们一起来面对好不好?
先倾听再沟通,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我们才能更有效的解决问题,如果一味指责谩骂,即使孩子承认了错误,但孩子心中更多的是委屈而不是想要去改正。
日常生活中,家长发现孩子起床不叠被子,往往会不耐烦说:“你真是头懒猪”,看似不经意的话,实际上对孩子自尊、自信伤害很深。
这时可以说:“妈妈希望你每天起床能把被子叠好,你不会我可以教你,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批评孩子的科学方法,应当“就事论事”,用具体指导代替盲目指责,用提出希望代替严厉批评。
在轻松平等的氛围里,孩子没有了心理攻击和内耗以后,他们才会有更多空间来思考和反省,以主动完善自己未来的行为。
很多父母最大的问题是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一旦孩子没达到自己的预期,就会愤怒地给孩子贴上“窝囊废”、“蠢货”等标签,永远一副我比你懂的脸。
其实,孩子天生就有他们精神内核和成长规律,他们现在慢不代表将来也慢。
现在性格内向,不代表将来社交有障碍,现在犯错,不代表他们未来就不优秀。
只要父母愿意花时间去陪伴和等待,他们就能在轻松的氛围里发掘出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受标签的制约,将来成为自己都讨厌的人。
对于孩子的许多客观行为,很多家长往往会带着自己的主观评判去下定论。
比如孩子见到陌生的叔叔阿姨不愿打招呼,家长就会觉得孩子是个内向害羞的人;孩子喜欢打游戏,TA就是个没有出息的人。
因为这些主观的评判,我们往往失去了真正了解孩子的机会,也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从而变成了大人口中的“问题孩子”。
其实,作为父母,我们必须清楚地明白: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去面对孩子身上发生的一切才是对孩子最好的陪伴,给孩子自己摸索的过程,这些都是TA成长中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如果我们焦虑,就会不自觉地去控制、干涉,生命之间就会纠缠,纠缠的生命是没有的生命力的。
当孩子经历困境时,我们要时常觉察当下自己的状态,是不是处于控制、抓取、被动的模式,如果是,那么我们就需要做好自己内在的工作,让自己“稳”下来。
把孩子成长的责任交付给他自己,随着孩子的长大,这是一个需要我们逐步放手的过程。
如果抓得很紧,反而会影响亲子关系。不如父母退到孩子的身旁,陪孩子一起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让孩子感受到“我们”是同盟者,而不是敌人。
放下对孩子的评判,而是去好奇这个生命到了目前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问“TA发什么了什么”、“TA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什么”的时候,才是帮助我们的孩子往前走的最好时机。